第151章 演
四明山,
巨型龙舟之上,
王明看着龙舟底下的战役很是满意。
这个李元霸的确厉害,将十八路反王联军打的抬不起头来。
李元霸这家伙不能把他当个人来看。
这家伙根本就是一个怪物,那个力气大的不和常理。
只要力气大,就可以来个大力出奇迹。
一个大臣立刻跑出来,高兴的说道:“皇上,照媳西府赵王的这速度杀下去,一定可以全歼贼首。”
王明也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
虽然他们给自己打马虎眼没调集大军前来,但是李元霸要是把十八路反王都杀了,这事也是可以接受的。
反王死了,那他的势力也是乱了,更严重可能直接分崩离析。
那这样也等于是解决了,部分的动乱。
可是,
王明还没高兴多久,新的情况就来了。
下面的战局简直辣眼睛。
原来是李元霸退了,
被人挡住了。
挡住李元霸的人,不是因为实力很强。
而是,
因为那人是秦琼秦叔宝。
凡是李元霸要打谁,他马上就蹦出出来拦截。
李元霸就一点也不攻击和还手。
连格挡都收着力气。
被打扰了兴致的李元霸也不生气,还非常的客气的问好,笑呵呵的人错退走。
这也搞得本来都快被打散的十八路反王的军心,变得更加的凝实。
十八路反王联军的元帅秦叔宝的威望也更加的足了。
原来啊!
这秦叔宝以前救过李渊一家人,所以李元霸才这么的客气。
不停的忍让于秦叔宝。
王明看着下面的战局,眼角都不有的抽动起来。
不有的向着李渊和李世民的方向看了一眼
(?_?)
这李元霸的这个行为就是在公然的演,
无视王明这个皇帝在这里演。
演技拙劣的可以说是一点演技都没有。
这简直就把王明给气坏了。
王明压着火气对李渊问道:“唐国公,你小儿子李元霸是在怎么什么?”
李渊立刻出来说道:“启禀皇上,敌军大将太厉害,小儿打不过。”
王明(╬?Θ?)ア
王明心里都骂开了:“你他妈冒出一个罗士信把李元霸挡住,我也就认了。那武将使用的是双简,当我不知道那是谁啊!”
其他大臣成自然也是看出了端疑,但是都默不作声。
王明不有的愤怒的把案几上的折子堆了过去,砸打李渊身前说道:“打不过个屁,当朕不认得那武将武将是谁啊!”
靠山王杨林立刻说道:“那武将以前在老夫麾下呆过,他的武功是不可能敌的过西府赵王李元霸的。”
李渊也知道王明这事真的怒了,而且这个事情也无法这样的糊弄过去了。
虽然这个时候皇帝已经名存实亡了,但多方博弈的情况下,还是不能招惹皇帝的。
于是,
李渊就开始解释道:“皇上您有所不知,早点微臣被人围杀,多亏了这秦琼相救的才幸免遇难。于是就给元霸留下了深刻印象,小儿元霸看见秦叔宝就不敢动手,就如同是老鼠遇见猫。”
这话一出,很多大臣还在点头称赞知恩图报。
王明冷冷的瞥了一眼李渊父子。
王明心底暗思:“念恩情?你一家子没当皇帝,开创唐朝,我也许还相信你这鬼话了。”
当皇帝的有几个是纪念恩情的,特别是开国皇帝。
王明看向一旁的宇文阀阀主宇文化及,期待他出来落井下石。
可惜,
王明失望了,宇文化及没有出来落井下石怼李渊。
而是,
在那眼观鼻鼻观心的站着装死,不发一言,好似这朝堂和他没有任何的关系。
李渊和李世民其实都是可以看成是开国之君的。
王明细细分析了一下,也明白了。
李渊和李世民其实就是故意的让李元霸公然划水的。
李世民的野心更是昭然若揭(大唐双龙里的),岂会让王明的皇权的道稳固。
宇文阀是北周遗留下来的,他们的心思也会复国,所以他才不愿意出来怼自己的对头李阀阀主李渊。
他们都不愿意让皇权被加强,也不愿意动乱就此结束。
他们的核心思想,
还是要国家动乱,和浑水摸鱼。
下面的李元霸也是憋屈异常,
那都有秦叔宝,让他不能放开的杀。
李元霸是全身都是力气,但一直被家里人给困在家里,不允许他放开了杀人。
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他岂能错过。
李元霸心中焦躁道:“这秦恩公也太不识时务了!我只管让你,你却只管来阻我去路。”
拍马望西而去,叔宝后面追来。
元霸见四下无人,叔宝已在面前,并把枪劈面刺来,
李元霸叫声:“恩公,不要来罢!”
一柄锤往上略略一架,当的一响,把八十二斤虎头枪打脱了,不知去向。
这一下,秦琼是彻底的惊了。
秦琼之前处处阻击李元霸,威风异常。
其实貌似风轻云淡,内心慌的一批。
这时的枪头一断,心里更慌。
好在李元霸依旧牢记自己父兄的叮嘱,丝毫不对秦叔宝动手,只管换地方去打架。
好在秦叔宝拖延的这些时间,
大魔国程咬金调集来来了自己的最后一张王牌。
这个王牌就是罗士信。
罗士信是一不下于李元霸的怪物,当即让他出战。
秦叔宝此时心里也没底了,继续去阻击李元霸,要是他不念恩情起来,自己可不是他的对手。
两人见面就是干,
两人的兵器想相碰后,才开始真的重视起对方来。
一番大战,
两人都是天生神力的怪物,
李元霸的双锤和罗士信的大枪不断的交锋。
“砰!砰!砰!砰!”
连绵的巨响响起,当真是厉害。
他们战斗的中心,都没有人敢靠近。
可是,明显可以看出,还是李元霸更加厉害。
李元霸之前打了很久了,体力之消耗甚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罗士信依旧是只能和李元霸混个五五开。
足以让那人惊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