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争论
在张季看来,这就像是某个学校里学生们试着弄出来的小报一般。
可是,即便是这样,所有人看过,听过这份报纸内容的人,还是都从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不管是时事新闻,还是诗词歌赋,或者是坊间趣事,甚至是报纸头上的那日期和写着“今日易嫁娶,开业。忌出行,上梁”等字样,都有人觉得很不错!
第一期《大唐时报》虽然只有一千份,但是引起的的轰动却不小。
从太极宫到皇城,从东西二市到一百零八坊,从帝王到百姓,从大儒到白丁,都在为这新奇的报纸而争论。
有人说,报纸这东西不错,能让人了解不少东西,尤其是以前不怎么能接触到的时政。
也有人说,报纸那玩意,上头什么都有,连一些坊间野史都往上头写,乱七八糟不像话。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称赞的有之,鄙夷的亦有之。
不过张季对这些反馈回来的消息并不在意,一样新东西想要得到普遍的认可,那也是需要时间的。
隔了一天,《大唐时报》第二期如期出炉!
不过,这回的却不再是白送的了。
虽然是售卖,但是价钱并不高。
不过是五文钱一份。
没有比较的话,这五文钱并不算贵。尤其是那些认识字的人家,也不会差着五文钱的。
有李泰出面,太极宫中订了五十份。皇城各个衙门共计订了二百八十多份。另外还有些王府,公主府,勋贵,还有那些豪门大族,这一下子就又订出去了近千份。
而且,这以前三百多份都是订了一年的,就连钱李泰都已经收了。
且不说这一千多份里,到底有多少是人家心甘情愿定的,有多少是被李泰威逼利诱的订的,反正这一千多份一年的订阅是已经拿下了。
此外,还有长孙冲、程处亮、李震、房遗爱他们几个,也是拉来了一千来份的全年订阅。
而宋介也不是吃素的!
在国子监这等读书人云集的地方,也拉到了三百多份的全年订阅!
至于张季,倒是没弄这么多业绩,只是给自家和伯父家,还有裴明礼,以及自家的那些店铺一共定了十几份。
这样一共下来,两千多份算是《大唐时报》的基本盘了。
有了这两千多份,《大唐时报》第二期印制了三千份。
长安城里不止这么点读书人,更不止这么点识字的人。
等到大家开始接受报纸这新鲜事物后,那恐怕最少都是要万份打底了。
报社的事情渐入正轨,李泰更是忙的欢天喜地。
对于他来说,现在这种忙碌而充实的感觉,是他以往不成有过的。
尤其是在得到了他皇帝老子李二陛下的赞许之后,李泰更是干的更起劲了。
而张季的老丈人宋介和大舅哥宋雨琦,也是乐在其中。
尤其是宋介,本来已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不要辜负了太子殿下青眼有加便是了。可是,真正等他参与其中之后,才发觉原来报社的事情忙起来,比在太学任教有意思多了!
从一堆稿件中,能看到不少文笔不错的诗词歌赋,还能看到各种以前都不怎么接触过的时政,还有那些坊间趣闻,也是宋介以前接触很少的。
沉浸在这些稿件中的宋介,觉得自己的眼界都打开了许多。
总之,张季如约卸任了主编一职,退居二线,做起了休闲的顾问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长安城里不少人已经开始习惯了每天午后,沏一杯茶,再拿起一份《大唐时报》,优哉游哉的看着上头的各种内容。
而在长安城中,东西二市,还有十几个人口集中的坊内,读报馆也都先后建好,已经使用了起来。
就如同之前股东们商量的那样,读报馆面积不小,可装饰却是非常简单。
因为读报馆面对的是那些寻常百姓,弄得太奢华了恐怕就灭人敢进去了。
读报馆里有三四个读报先生轮换着读报,而进来的人,只需要花上一文钱,便可以在这读报馆里待上一整天。
而且,这一文钱还能够在读报馆里喝到不限量的茶水。
这些茶水是些散茶,提前泡在大壶里的,招呼一声,便会有伙计来给倒上。
当然,这里可不仅仅只有这些!
你要是愿意再多花上一点钱,也可以点一壶属于自己的下品或中品真仙茶。
而且,这里也有点心果子和蛋糕售卖,价钱也都不贵。要是有带着孩子来的,或者饿了的,也能花上几文钱来上些吃吃。
读报馆和后世的茶馆有那么一点相似,都是让底层百姓忙碌之余一边休闲,一边获得更多消息的地方。
当《大唐时报》发行到第七期的时候,销量就已经迅速的提升到了七千余份!这还不算那年订的两千多份!
李泰他们已经欢喜的不行了!
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成功了啊!
可是在张季看来,这还只是个开始而已。
相比于张季的淡然,皇城中政事堂中几位宰辅却是不能淡定了。
“房公,你说那《大唐时报》怎地就在这半个月时间就火遍长安了呢?某看也不过就是一份花样多些的邸报而已啊?听某家中管事说,《大唐时报》如今在长安城里是一份难求!不少人都愿意花两三倍的价钱购买!这弄得和洛阳纸贵似得!何至于此啊?”温彦博捋着胡须,摇着头对一旁喝茶的房玄龄说道。
“呵呵!说起那《大唐时报》老夫倒也是期期不落全都看过了。要说起来,倒也是颇为有趣。你看前日那一期,还登载了鸿胪寺刘善因从高昌无果而反的事情。而且文章中分析的倒也颇有几分道理。那高昌国如今是铁了心不听我大唐的了!这是打算要与我大唐为敌啊?”房玄龄没有直接回答温彦博的话,而是说起了前日报纸上的内容来。
“那篇文章老夫也看了!只可惜只登载了半篇!说是今日还会登载下半篇!这都中午了,这一期的《大唐时报》怎么还没送来啊?”魏征在一旁也开口说道。
“送来了!送来了!”此时一名书吏在政事堂门外低声急忙说道。
最新一期的《大唐时报》被送了来,而且是四份。
于是,政事堂内三人各自拿起一份,回到自己桌案前,端起刚刚书吏替他们续了热水的茶杯,喝了一口,展开《大唐时报》看了起来。
等到一杯茶喝尽,三人都放下了手里报纸。
“那高昌国真的敢如此吗?焉耆国,楼兰国,于阗国,龟兹国,这几个藩国他们真的敢打主意么?”房玄龄眉头微皱,脸上皱纹又似加深了几分,口中说道。
“哼!老夫倒是觉得这《大唐时报》上说的不错!高昌国不自量力,狼子野心!自以为高昌与大唐相隔千里,又有荒漠戈壁阻隔,便以为咱们大唐不会派兵攻伐?他们便可以偏安一隅?简直是痴心妄想!”魏征黑着黑脸冷声说道。
温彦博放下报纸,轻声道:“这等国事,在这样的报纸上登载,弄得民间百姓皆知,是不是不大妥当啊?”
老温倒是没有对《大唐时报》有太大的反感,但是,总觉得这份报纸的内容似乎是有些驳杂了。
啥都往上头登载,乱七八糟的啥内容都有!
好看倒是好看了,可总归给人一种不严谨的感觉。
听了温彦博的话,房玄龄倒是露出一丝笑容道:“这《大唐时报》现在主事的乃是越王,陛下也早就知道。再说了,这报纸宫中也有,听说陛下也是每期必看的。若是有什么不妥,陛下恐怕早就下旨申斥了。咱们且不必着急,再看看吧!”
魏征又拿起报纸看了看,说道:“上一期和这一期的这篇时评,作者竟然是太学博士宋介!呵呵呵!这位便是那张季张稚禾的丈人啊!这宋介倒是和那张稚禾一般模样,敢说实话啊!”
老魏话语说的看似调笑,可实则是赞许。
房玄龄和温彦博相视一笑,都是轻轻摇了摇头,都不再说什么。
《大唐时报》就这么一期一期的出着。
如今长安周边的县渐渐也有人开始订阅了,虽然数量还不多,而且都是离着长安城近的,但这绝对是一个好的开头。
就在李泰他们热火朝天的将《大唐时报》推广开来的时候,忽然收到了一份有些让众人拿捏不定的稿件。
这份稿子是太学里一位名叫谢逾的学子写的。
这是一份针对大唐如今对高昌,以及外番政策的时文。
本来这种时文每期都会收到一些,而且编辑也会选择几篇写的不错的刊登出去。
可是,这个谢逾的这篇写的,却是有些激烈了。
他在文章中,不仅对高昌和其他那些外番的狼子野心写的很是透彻。而且,还对大唐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必将会受到那些外番的危害!
这些言论其实也不算太新鲜,张季也说过类似的的话。
只是,这个谢逾不仅将这些说了,关键是言辞之激烈,还要远超张季之前的言论!
这稿子按说是不会刊登的,不过,经过之前宋介那上下两期关于鸿胪寺卿刘善因出使高昌无功而返,高昌国主麴文泰假意称病,拒绝了李二陛下让他来长安的要求。同时还将高昌国主一些猖狂的言语也登载了出来。
就像那麴文泰竟然对李二陛下说什么:“猫游于堂,鼠安于穴,雉串于蒿,各得其所,岂不活耶?”,就是说,各有各的地盘,谁也别去管谁,那岂不是快活?
一个西域藩国,竟然敢这样跟大唐的皇帝陛下说话,这不是赤果果的嚣张又是什么?
当长安人从《大唐时报》上知道了这些,对高昌国,对高昌国国主麴文泰那简直就是齐声的痛骂!
而谢逾的这篇文章便是在这个时候到了编辑部。
要说这时候登载这种文章,绝对是在已经有些激昂的民意火上浇油!
但是,谢逾的这文章写的,的确文才不菲,若是不刊登,确实也是可惜了!
就在宋介和李泰他们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张季这个顾问便被他们找了来。
“某以为这篇文章可以刊登!”张季看过谢逾的文章后,斩钉截铁的说道。
“可是……若咱们登载了这文章,那会不会让朝廷在对西域的方略上出现麻烦呢?”大舅哥宋雨琦在一旁有些支吾的开口问道。
张季摇摇头道:“朝廷对西域的方略,无非就是恩威并施,可那毕竟不是治本之法!再说了,咱们这文章刊登出去,也不代表那是咱们《大唐时报》的态度啊?这样,咱们在登出这篇文章的时候,注明是‘读者来稿’!而且,还欢迎有不同看法的读者来稿辩论!这样一来,咱们既撇清了自己的干系,又能让报纸引发一波热度!另外啊,还能看看咱大唐到底对高昌,对外番的态度到底如何!”
张季一番话说下来,众人听得也是频频点头。
“稚禾,还是你有法子啊!就按你说的办!加上‘读者来稿’字样!这样果然是个好法子!”旁边的李泰笑着抚掌说道。
宋介和旁边的编辑们也都看向了张季。
宋介眼中全是满意的目光。
而其他编辑则都是崇敬的眼神。
谢逾的文章如期刊登,虽然有了那“读者来稿”字样,算是表达了“这不是我们报社态度,是读者的看法”。可是,这篇文章一经刊登,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之前宋介的那篇文章,虽然已经写出了一些高昌国和外番的暗藏野心。可是,更多的还是本着讲述事实,态度也还算是公允公正。
可是谢逾的这一篇却不是如此了!
他文章中无论是对高昌和外番的野心,还是对大唐有可能面对的危险,全都是极尽夸张之词!甚至说是有些煽动蛊惑也不算太过。
所以,谢逾这文章一刊登,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民间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太极宫两仪殿内。
李二陛下正在与七八位朝臣议论。
“陛下!昨日《大唐时报》上的那篇关于高昌国的文章,简直就是说在胡言论语!耸人听闻!如今这长安城里已经都起了不小的议论!”一名朝臣面色不善的躬身说道。
“陛下,此事与《大唐时报》有何干系?都说了是读者来稿!这代表的乃是那笔者的看法!而长安城里的议论,也是百姓们关心我大唐国事!又有何不妥?”长孙无忌忙上前一步说道。
“可那文章毕竟是登载在了那《大唐时报》上的!此等蛊惑民众的文章,竟然能堂而皇之的登载,难道他们就是如此审核的嘛?”有一名官员站出来说道。
“呵呵呵!这个俺老程还是第一回听说呢!难不成你家婆娘怀了孩子,你还能怨你家炕啊?再说了,人家那文章虽然有些言辞激烈,可说的也都是事实,没说啥瞎话啊?你凭什么说人家说的是蛊惑人心啊?难道在咱们大唐说实话反倒成了蛊惑民心了啊?”程咬金也开口说道。
“不管如何,这篇文章便是在挑拨我大唐与外番的关系!若是传扬出去,必定会让那些外番寒心!陛下可是天可汗!那就要有天可汗的胸襟!要不然如何能有万邦来朝的盛事?”第一个说话的那位官员再次说道。
李二陛下坐在上头,听着底下朝臣们的争论。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坐在那里看着。
他也看出来的,挺《大唐时报》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程咬金还有魏征,这几个要么是家里子弟与张季厮混在一起的,要么就是想魏征这样与张季关系不差的。
此时的李二心中想法,其实与这几位差不多!
毕竟那《大唐时报》现在主事的是自己的四儿子啊!
至于高昌,外番,咱们李二陛下打心底里就像全都收拾了!
要不是现在大唐国力还不算太好,他恐怕早就发兵征讨了!
李二的确是这样的想法。
就拿东突厥的颉利可汗来说,就能看出咱们李二陛下的这种心态了。
贞观元年,颉利可汗带兵打到了长安城外,李二陛下虽然亲自出面一顿呵斥!最终颉利可汗撤了兵!但是,李二陛下心中肯定是憋屈压抑的!
对于他来说,这绝对是耻辱啊!
所以,才会在贞观三年东派兵,趁着东突厥雪灾之际,一鼓而下,于贞观四年初破了西突厥,擒下了颉利可汗!
这说明啥?
这就说明了,咱们李二陛下绝对不是个能让外番在自己面前跳腾的!
即使是在自己实力不济的时候暂时虚与委蛇,那后面也一定要灭了对方!
所以,李二陛下内心里,对于高昌国也好,对于其他外番也好,都是存在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征服欲的!
这也许就是一个帝王心中的骄傲吧!
“陛下,臣以为那《大唐时报》言论过激,误导百姓,胡言乱语,蛊惑人心!臣请陛下下旨,停了那报纸继续发行!”一名朝臣终于说出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