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男方是谁
檀悠悠继续趴在桌上看美人,要说真美,还是梅姨娘最美,淡雅如同远山春水,乍看有些淡,越看越有味道,雅致得很。
只听崔姨娘絮絮地道:“梅姐姐不是本地人,不知道这位安乐侯是什么人吧?”
梅姨娘道:“正是,秋城是个小地方,少见公侯。所以班伯府荣耀之极,侯府又高一等,但我们在这里住了好几年,却从来只知班伯府,不知安乐侯府。崔妹妹若是知道,烦劳与我解说一二。”
崔姨娘道:“我也是赶巧知道的,那天老爷喝醉了酒,随口提了几句安乐侯的事。这安乐侯啊,出身可不一般,真真正正的龙子凤孙……”
檀悠悠听到一半,已经捋明白其中的关系。
这个朝代是架空的,国号大梁,皇族姓裴,今上已是第七任,在上两辈的时候出了一件事,太子病死在任上,东宫易主。
曾经的太子后人不知犯了什么错,一贬再贬,从京城繁华之地一直贬到这偏远的秋城。爵位也是从王爵一直贬到侯,封号就更有意思了,安乐。
安乐,你就好好地过日子享福吧,其他都别想了。
然后呢,这短命太子的后人也很识趣,低调到很多秋城人不知道本城还有这么个侯府。
崔姨娘叹道:“听闻安乐侯府人丁稀少,无有女眷,只有安乐侯父子二人。”
“这一点都不安乐!”檀悠悠脱口而出,见两位姨娘都瞪视着她,连忙讪笑道:“天子让他们安乐,他们竟然不肯享福,真是不听话!”
“多嘴!”梅姨娘严肃地批评了她,又问崔姨娘:“这桩婚事为何由福王府出面?”
崔姨娘叹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过来这一趟,其实是因为……”
檀悠悠正等着听后续呢,就见梅姨娘板着脸道:“五小姐去跳绳吧。”
又要跳绳?
檀悠悠耍赖:“我刚吃饱,不能跑跳!肚子会疼的!”
“不想跳绳?那就去揉面。”梅姨娘威逼利诱:“不是想吃破酥包子么?赶紧去揉面,明天一早就能吃了。”
檀悠悠立刻毫不留恋地挽起袖子往外走,别人的故事,哪里比得上好吃的重要呢?
梅姨娘见她走远了,也不关门窗,转头示意崔姨娘:“可以说了。”
崔姨娘道:“那裴融已经长到二十,世子之位迟迟未得。老爷说,这安乐侯府怕是到头了。所以啊,这安乐侯府绝不是好去处,谁要嫁给裴融,这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只能一直死守在这秋城。”
梅姨娘不置可否:“所以呢?”
崔姨娘忐忑地揪着衣角小声道:“他家看上的是三小姐,三小姐心气高,又是太太的眼珠子,老爷早就托人四处打听,想要一门体面有助力的亲事,所以……”
梅姨娘淡淡地道:“你担心这门亲事落到六小姐身上?”
崔姨娘红着脸站起身来:“我是想三小姐不肯,四小姐不得欢喜,五小姐深得老爷、太太疼爱,我们六小姐乖顺听话……”
“悠悠不会骗人。”梅姨娘斩钉截铁地道:“她说不知道裴向光,那就一定不知道。你去其他地方打听吧。”
崔姨娘揪着帕子,试探地道:“那,您这里……”
梅姨娘端茶送客:“我没有打听太太屋里之事的习惯,老爷和太太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崔姨娘讪讪地屈膝行了个礼,告辞而去。
梅姨娘窗前默坐片刻,继续抄经。
厢房一角,檀悠悠卖力地揉着面团,柳枝把刚偷听到的话小声学给她听,最后总结:“崔姨娘瞧着老实,心思并不少……口口声声说是嫁进安乐侯府就没有出头之日,看不上这门亲事,其实是动了心,想要捡个漏。
毕竟六小姐并不算出挑,又排在最后,若能嫁进侯府,那也是不得了的。何况这亲事能请动福王府出面,一定差不了!福王啊,那是今上的同母胞弟呢!可不是一般人儿!”
檀悠悠明了。
人家再怎么落魄,那也是真正的龙子凤孙。
只要不犯错,世子之位迟早都能得到,毕竟宫里也要脸面,也需要大家称赞一声仁厚。现在这样悬而不决,不过权术制衡罢了。
这样的血脉身份,论起来真只有檀如意和齐三小姐那样的嫡出、当龄、才容出色的姑娘配得起。
嫁进去之后就该做宗室女眷、侯府世子夫人了,若是运气好,将来指不定还能捞着个侯夫人,就算周氏见了也要低头行礼,道一声“夫人安好”。
而檀家财力有限,子女众多,嫁娶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嫡出子女自有周氏的嫁妆贴补,庶出子女能得到的钱财掰着手指头都能数清楚。
何况世俗就是重男轻女,女儿的嫁妆绝不可能超过儿子的婚娶费用。
因而,这门亲事对于檀如意未必好,对檀如慧、檀如玉绝对很不错,也难怪钱姨娘和崔姨娘都动了心。
“小姐,您怎么不说话呢?”柳枝见檀悠悠把一坨面团揉得花样百出,一会儿盘成一条蛇,一会儿捏朵花,急得跺脚:“您对这事儿有什么看法?”
“我的看法就是……”檀悠悠微笑着凑到柳枝耳边,呵气如兰:“关我什么事?”
柳枝跺脚:“小姐!”
檀悠悠大笑着把面团拍紧,用干净的湿帕子盖好,洗手,走人。
反正周氏和梅姨娘交好,渣爹对她和梅姨娘似有愧意,断不可能把檀如意不要的婚事丢到她头上。
既然钱姨娘和崔姨娘都看上了,就任由她们去争呗,她只需搬个凳子,抱盘瓜子,边磕边看热闹就好。
柳枝不甘心地追上来:“奴婢猜着,那位裴世子,应该就是咱们见着的那个又高又好看的,特别好看的那个,您记得不?”
哦,长得像校长的那个啊!檀悠悠很无情地道:“记不得了!我只记得有种火柿子很好吃,又甜又水……”
进了屋子,她见梅姨娘又在抄经,便将灯点起,问道:“姨娘早就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