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一片大好

这几天,栓子、柱子兄弟的工作做得很充分,一早,七十多个娃子都排着队,整齐地站在新落成的学堂大院中。

只不过,其中六十几名都是男娃,女娃不足十名。

爹娘都认为,女娃学学女红,做做饭菜,找个好夫家嫁了就能平安过一生。

尤其在乡村,就更不愿在女娃身上多投一文钱,在他们眼里,女娃都是别人家的媳妇,只有儿子才是自家的。

也因此,来念书的女娃更是少得可怜。

八名女娃站在一起,其中正站着方梓蓉和方梓钰。

她们以前做梦都没想过,自己也能到学堂念书,当方梓灵告诉她们,三天后到学堂报名时,她们兴奋的一夜都没合眼。

姐妹两站得笔直,身上穿着的,是刘氏亲手为她们做的新衣服。

方梓灵将学堂的管理都交给了苏寻。

她听沈阔说起过,苏寻既是苏府的管家,又是几位小姐少爷的启蒙先生。

早年,他本能考取功名,却因一点小事惹怒了主考官,如果不是苏家老爷将他保下,他那条命也早就没了。

因为他不满朝廷的种种,才毅然决然跟在了苏老爷身边,为了报答苏老爷的恩情,他在苏府本本分分做事,一做就是三十年。

方梓灵既欣赏他的学识,更看重他的人品和修养,将孩子交到这样的人手中,她才能放心。

苏寻笑着对几十个孩子道:“之后,按我说的站好。”

见孩子们都朝他点头,他又接着道:“十岁以下的站在我左手边,十三以上的站在我右边,剩下的站在中间这行。”

他的话音才落,七十几个孩子便快速站成三队。

十岁以下的孩子最多,有四十几名,十三岁以上的最少,只有不到十名。

苏寻征询了方梓灵的意见后,就将七十多名孩子分成了大、小两个班。

十岁为划分大小班的分界线。

方梓灵对这样的安排很满意,七十几个孩子,大概占了村里孩子总数的三分之一。

她相信,其他村民见别人家的孩子有书念,有出息知廉耻,也必会心动。

站在一旁的沈阔一直眉头紧蹙,他怎样都想不通方梓灵要办学堂的目的。

别说霍城府,就算整个天启国,也没听说哪里有免束脩的学堂,这真是史无前例的做法。

见方梓灵只是看着,一句话都不说,他才在一旁不解问:“梓灵,你为何要免费让这些孩子念书?”

方梓灵语气郑重道:“山里人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从没切身感受过念书认字带来的益处,所以更不愿在自家娃身上投入,我这样做,是让他们明白,只有知书懂礼,才有胆量走出山村,才能将新理念、新事物从外面带回来,不然乡村永远都是死水一潭,更没有发展的机遇。”

她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更认定,她的投入一定会有回报。

不但沈阔暗自赞许,站在一旁的众人,也都认为小丫头说的极有道理。

沈阔直到此时才明白,杜九为何对这个丫头如此看重,她脑子里想的,确实跟其他人截然不同。

一切准备就绪,苏寻朝方梓灵笑着微微点了下头,表示开学庆典可以正式开始了。

方梓灵回给他同样一个微笑。

苏寻高声道:“下面请咱鹏宇学堂的校长讲几句话,大家欢迎!”

方梓灵这才由沈阔推着轮椅,来到众人面前。

她正是鹏宇学堂的校长。

在外人看来,方梓灵不过是个毛没长齐的黄毛丫头,但在面前七十几个孩子眼中,她就是他们心中的偶像。

方梓灵清了清嗓子,高声道:“今天是咱弄山村鹏宇学堂成立的好日子,大家能来参加开学庆典,就说明你们都有一颗力争上进的心,也希望大家珍惜在这学习的机会,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将来为村子的发展做出贡献!”

她的话很简短,但却让每个人都眼前一亮,有了份心中的使命感。

尤其是方梓瑞,挺着胸、昂着头,对自己有如此优秀的大姐而骄傲自豪。

接下来,三位先生也一一发言,他们讲话的核心,是让学生们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将来都有大出息。

这七十多名学生,自然成为了鹏宇学堂的第一批生源。

方梓灵很关心教学进展,平时常常会到现场查看先生的教授情况。

她也会在空闲时,让人将她从后门推入,悄悄在后面聆听先生的课程。

让她没想到的是,大班里,总会有不少十几岁的半大女娃,坐在后排旁听。

旁听课程是被允许的,而且,只要他们能跟上授课,就算来报名,学堂也都照收不误。

让他们都没想到的是,开学不到十天,学堂又陆陆续续加入了六十几名学生,女娃就有十几名,其中,竟然还有二十几名为外村的孩子。

外村孩子到他们学堂念书是需要教束脩的,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家里有在弄山村做工的可以按村里的孩子相同的待遇。

这也使得更多的外村人,更大批向弄山村涌来。

他们希望在这里找到活计,也让自家娃有个念书的地方。

由于孩子多了,三名先生本可以轮流授课休息,现在只能全部上阵。

但他们见山里的娃子各个都那么上进,就算自己再累也没有怨言。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学堂很快就走上了正轨。

同时,方梓灵见外村人越来越多,她便让水根在新买的四百亩沙地边,又盖起一片两层的楼房。

这些也是解决越来越多外村人,无处住房所建的。

虽然工地旁已盖了不少简易房,但居住条件并不好,由于墙壁只是用木板搭建的,夏天还好,冬天住在里面根本就无法抵抗寒风。

方梓灵要求帮工房要在冬季前完工,让外村帮工可以在新房里过冬。

沈阔见学堂已步入正轨,便派强子和魏青赶往京城,将这边的进展报给杜九,让他拿主意。

……

虽然方梓蓉与方梓瑞间相差四岁,但他们仍然在一个班里。

自从几个孩子都念书后,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先生教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