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二代们
第二天。
平静的邺城变得热闹起来。
曹操提倡简朴,这些居住在邺城的公子哥,也不敢太过于张杨。
他们平时举办宴会,也只是数人的小聚。
而今天,几乎所有的官员子弟全都出动了。
夏侯府。
夏侯渊并不在邺城,这些武将大多驻守在外。
此时领地内并不太平,大大小小的叛乱频发。
夏侯渊家男丁兴旺,现在已经有了五个儿子。
不过受邀请的只有前四个。
老五夏侯荣,字幼权,今年刚刚2岁。
长子夏侯衡,字伯权。今年已经20多岁,没啥成就,已经躺平。
次子夏侯霸,字仲权。是个武痴,今年19岁。
第三子夏侯称,字叔权。第四子夏侯威,字季权。这两人都还未成年,但武艺都还算不错,老四和曹冲同岁。
就是不带护卫,仅是这四兄弟,一般匪人也不敢造次。
相比夏侯渊家,其余家大多都是一人受到邀请。
张辽之子张虎。
郭嘉之子郭奕。
乐进之子乐綝。
张郃之子张雄。
于禁之子于圭。
如此等等数十人。
曹府也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这种热闹当然少不了曹植,曹子建了,他此时文采初成,已经小有名气。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喜色,除了曹丕。
送信的已经回来了,说信已经送给到军师郭嘉手中,可怎么就石沉大海了呢!
曹丕的文采自不用说,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宴会上也算是众星捧月了。
曹节、曹华、安阳几个小丫头,在一边嘻嘻哈哈的不知道再说些什么。
曹冲作为宴会的主人,逐个打着招呼。
所有看过三国的都在疑惑,为什么这个时代如此灿烂,到他们的儿子辈就要差很多呢。
时代造英雄!
战乱年代,活下来的都是死人堆里杀出来的。
国家稳定了,谁又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送死,或者去拼命呢?
而不去拼命,不经历生死,又没办法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这真是很矛盾的问题。
这些人,忠心都不是问题,曹冲怎么能放过这些打工人!
给他们灌点毒鸡汤,也许有人就能突破一下了!
这些人很自然的就分成了数个群体,文人和武夫,还有小孩子。
这个时代文人和武夫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就像曹操本人即是文人,也是武夫。
小一点的孩子,比如夏侯威、荀俣等人自觉的聚集在一起。
府上没有太好的食材,但他有辣椒面啊!
曹冲已经将种子给清河公主了,让她找经验丰富的菜农种植。
没办法,种辣椒他是没有经验。
热油下锅,辣椒面倒入油中。
特有的香味传遍了整个曹府。
好香啊!
所有人停下了交谈,开始寻找香味的来源。
曹冲大声说道:“诸位,这是我新得到的一种调料,名字叫辣椒。口感嘛!一会你们就知道了!
不过我提前声明,我就这么多了,种子刚种下去,数个月后才能成熟。
为了让大家率先品尝美食,我可苦了自己了。”
夏侯霸忍不住说道:“仓舒,这味道闻起来真不错,快上菜吧!”
哈哈哈哈!
哈哈哈!
周围人忍不住哄笑起来。
他们和曹冲相熟的不多,虽然着急也不好意思催促。
曹冲除了留下点药用研究的,今天确实都拿出来了,炒肉加上制作辣椒油。
炒肉是今天宴会上吃的,至于辣椒油,每家都会分上少许,可以拿回家。
这辣椒以后一定会成为畅销商品。
一盘盘沾着红色辣椒的肉,从厨房端到大厅。
所有人的目光如影随形。
曹冲没有特意结交谁,现在还不是时候。
但今天这番操作,足以让他赢得一定的好感了。
辣椒炒肉,配上劣质美酒,宴会气氛十分热烈。
餐桌上,刀光剑影,如同战场。
亲兄弟,也没有多吃一块肉重要!
这顿饭所有人都很尽兴。
除了曹丕,他虽然在笑,可内心的危机感已经越来越强烈了。
他不信一个十岁的孩子能弄到这种好东西。
一定是曹操给他的!
父亲为什么如此偏心!
酒足饭饱,曹冲又拿出剩下的辣椒油,分给众人。
这番操作,最高兴的就是夏侯一家了,他们家来了4个人,那可是能拿四份的。
下午众人又去了郊外打猎。
经过这一天的观察,曹冲对这些人都有了大概的印象,比预想的要强一些。
虽然不及父辈,但出任一般的官员还是绰绰有余!要想更进一步,那就看他们的父亲舍不舍得了。
尤其是夏侯渊的几个儿子,都很不错,武力值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这些公子哥也都不是傻子。
要说这东西是曹冲自己发现的,他们完全不信。
那这东西怎么来的?
当然是司空大人给的了。
司空对仓舒这么好,妥妥的继承人啊!
曹府。
曹冲习惯性的去找清河公主混饭。
他试探着问道:“大姐,对丁仪还算满意么?长相方面确实有点拿不出手,你要是不满意,我去和父亲说。”
清河公主想了想认真的说:“谢谢仓舒,我还算满意,我听到正礼和子建交谈了很久。我很欣赏他的文采。”
曹冲点了点头,“那就好!”
重活一世,尽管他可能没办法做到什么男女平等,但至少可以让家里人生活的开心点。
曹丕嘛,他要是过了底线,那就不能怪他心狠手辣了。
今后的几天,比较平静。
曹冲经常去各府拜访。
他初步筛选出两名自身想要努力的武将,乐綝和张虎。
乐綝比曹冲大一岁,已经拳脚娴熟,每天也都在练武打熬身体。
张虎今年15岁,身形挺拔,和张辽有七分相似,这次战争他就想跟随部队,远征乌桓,可惜他父亲不允许。
平静的日子很快过去。
这一天,自己的侍卫回来了,还带回来一名年轻的男子。
三国大发明家马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