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

刚刚继位的秦王荡便按耐不住自己的小心思,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一下秦国的官制。其实变动没多大,就是增设左右丞相、御史中丞,改国尉一职为上将军而已!

秦国的官制结构大体如此:秦王之下,相国为百官之首,总领国政。上将军为武将之首,主管兵事。

相国之下,左右丞相协助,为副手。其中左丞相负责协助相国治理地方事务,右丞相负责协助相国处理邦交事务。

御史中丞的职责,是掌监察并帮助秦王处理政务的。

其他诸如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上卿、奉常、卫尉之类的官职,秦王荡没有丝毫的变动,他压根儿就没想把三公九卿制搬出来,因为这压根儿就没有必要!

秦国还不算太大,人口不算太多,骤然搬出这种官制,根本不适合秦国的国情。

而秦王荡之所以搞出左右丞相的官职,都是为了削弱相权,打压秦国朝堂上一家独大的魏系权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秦王荡这么做,不能怪他薄情寡性,实在是不得不这么做。

秦国的相国依旧是张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左丞相是樗里疾,御史中丞是冯章,右丞相虚设,不过秦王荡已经许诺甘茂,只要他能平定蜀乱,这个右丞相之位就是他的了!

一个楚系,一个魏系,一个秦系,三大派系三足鼎立,相互制衡。

对于樗里疾、冯章的任命,群臣都表示没意见,若是甘茂有平蜀乱之功,成为右丞相,也是未尝不可。

但秦王荡偏偏还提拔了魏冉做卫尉,白起做郎中令!

要知道,卫尉,掌宫门屯卫;郎中令,掌宫廷警卫。

对秦王荡提拔魏冉担任卫尉,这个群臣都没有异议,毕竟魏冉有功劳在身,蓝田之战前就是公乘,后来更是因功成为五大夫。五大夫已经能独自统领一军,或者镇守边疆要塞了,再加上秦王荡跟魏冉的关系,大家都不好说什么。

可是白起何德何能,居郎中令之高位?

上大夫向寿顿时跳出来反对,说道:“大王,臣以为白起不能为郎中令!”

“白起此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官大夫,资历尚浅,战功寥寥,何德何能担任郎中令之职?”

闻言,秦王荡睥睨了向寿一眼,说道:“资历?战功?向寿,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大王,臣以为向寿大人说的没错,我大秦资历够丰,战功赫赫的大将不可计数。郎中令之位至关重要,若是连这些将军都不能胜任,反而让白起这么一个寂寂无名之人做了郎中令,岂不是让众将心寒吗?”

张仪很是突兀地站出来跟秦王荡对着干。

似白起这般的官大夫不说多如过江之鲫,但是在军中那是一抓一大把的。所以说白起是寂寂无名之人其实也没错。

秦王荡适才说的那一句话已经夹杂着些许怒气,就连挑头做出头鸟的向寿都退缩了,可是一向巧舌如簧,能言善辩,善于察言观色的张仪却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反对。

张仪想干嘛?试探寡人的底线吗?

“相国,你知道郎中令的职责是做什么的吗?”

“郎中令,掌宫廷警卫。”

“既然你知道郎中令是做什么的,何故反对?郎中令,是寡人的近臣,有守卫寡人之责,若是连郎中令都不是自己的心腹,那寡人晚上能睡得着觉吗?”

面对秦王荡的质询,张仪先是沉默了一下,随后垂手道:“大王,你不能一切都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来!白起是怎样的人,大家都还不清楚,不知道他能不能胜任郎中令之位啊!”

“能不能胜任?好,白起,你告诉相国,告诉在座的各位大臣,如若危险发生,你能不能好好保护寡人?”

白起此时就站在大殿的中央,沉默不语。

本来他是不想做什么郎中令的,奈何秦王荡非要如此任命。事已至此,与秦王荡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的白起,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了。

“如若有人刺王杀驾,一定要从我白起的尸体上踏过去!”

白起的嘴里说着这般掷地有声的话,但是嘴角却忍不住一抽。

自家大王天生神力,勇武过人,只怕不需要谁的保护,甚至是刺客来了,宿卫们还要躲到秦王荡的身边请求庇护呢!

“好!相国,诸位,你们都听到了吗?古语云,举贤不避亲,举贤不避仇!”

秦王荡朗声道:“你们说白起的资历尚浅,战功不显。但是,请试问一下,相国当年入秦时,不也为客卿?犀首当年入秦,不也被封为大良造?商君当年入秦时,不也做了左庶长?是故,人应各得其位,各司其职!”

这时,左丞相樗里疾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大王明断!”

“大王明断!”群臣都表示赞许。

既然秦王荡铁了心要让白起担任郎中令一职,群臣都不好跟他对着干。

下了大朝会,秦王荡就回到后宫中,换了一身常服。

秦王荡穿的常服属于贵族中流行的深衣式袍服,是西周以来传统的贵族常服。而平民以为之礼服,平常穿短褐。

深衣的特点,一是上衣下裳相连,二是无男女式样的差别,皆可穿用。

秦王荡现在穿的常服是宽大博带,穿着舒适,长不拖地,下摆不开岔,屈肘可穿,袖长和臂长相等,用大宽带束腰。他的头上扎着紫金冠,一头墨色的长发有条不紊地盘好,整个人看上去相貌堂堂,眉飞色舞,英气十足。

“大王,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看见秦王荡换了这么一身装束,旁边的项萌不禁好奇起来,有此一问。

“寡人要去泾阳视察一下。近日泾阳令上奏,说泾水河道阻塞,百姓的田地得不到河水的浇灌,耽误春耕。这可不是小事啊!”

“大王,你去泾阳视察,能不能带上臣妾一起去?”项萌趁势依偎在秦王荡的怀里,嘟着嘴幽怨地说道:“臣妾整天待在宫里,闷都闷死了。”

“下次吧。”秦王荡苦笑着道:“寡人这是去视察的,不是去游山玩水的,哪能带着你去呢?这让别人看到,指不定心里怎么腹诽寡人呢!”

秦王荡又与项萌鬓角厮磨了一会儿,便带上白起等三十名宿卫,出得咸阳,往距离咸阳城不过五十里的泾阳而去。

很多时候,君主在深宫里处理政务,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话,很容易被臣下蒙蔽,不知实情,实在是后患无穷。

正是知道这一点,秦王荡才力求凡事亲力亲为,给臣民树立一个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