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铁全康指路
第9章铁全康指路
铁全康见自己娘亲答应,脸色好些,又继续道,“当时那些人给的三套金器,如今只剩下一套,还有一年多就是十五年之约,娘那金器得留着,绝对不能再动。”
铁全康还有一个私心,当年的十五年之约,谁都不能保证那些人会守约,万一不来,他的后半生富贵日子靠那金器了。
李氏见儿子说不能动,不由点点头,但是家里的银子不能动,那些人给的金器更不能动,那——
“你四哥怎么办?难不成真看他被砍吗?”李氏难过哭起来。
“娘,我们家什么最多?”铁全康问道,见李氏一脸茫然,自己公布结果,“人啊!!小妾、孙辈,一大堆;四哥那三个小妾也是买来的,可以卖她们呀。”
“卖?可是卖也值不了几个银子呀?”李氏想呀,她们年纪大,就算三个卖给偏远穷山沟给人家做婆娘,能卖多少,离救老四的银子远着呢。
“卖奴啊。我听说,现在奴越用越少,民转奴,最少值二百两,她们三个可以卖六百多两,再卖几个孙辈,救四哥的银子不就有了吗?”
啊?卖奴?
铁三柱夫妻俩立刻摇头,否决这个提议。
卖小妾那勉强说得过去,花银子从青楼里买来,为了救儿子的命,担些骂名值得,但是卖奴不能做!
绝对不能做!!
“爹娘,我知道这样对我们家名声不好,救四哥只有这条路,不然,只能说四哥的命不好。”铁全康无所谓道,只要不动他的银子什么都行。
至于名声?
当家主不是他,影响不到。
“爹、娘,名声重要还是你儿子重要?你们已经失去三哥,你们还想失去四哥吗?”铁全康以为自己爹娘舍不得孙儿,就在铁三柱夫妻摇摆之中添一把火,老三突然没了,家里生活水平直线下降,每每想起夫妻痛惜不已。
铁三柱夫妻对视一眼,之后叹息点点头,也只能如此,先卖老四的三个小妾,“儿呀,要不把花娇和爱娇……”
“娘,我房里二个不能卖,卖了以后谁来照顾我呀?”铁全康及时打住李氏的话,卖谁都可以,就是不能损害到他的利益。
“好,不卖,不卖。”李氏怕宝贝儿子生气,便顺着儿子说不卖,“那卖哪个好?”
“我想起银枝、银雪。他们应该能卖个好价格。”铁全康突然想起一件事,“我们书院隔壁有对富商夫妻俩,无儿无女,他们到处打听想买一对一到四岁左右的小孩来当孙儿养,要亲生、模样要好,一男一女或二男,听说有一百两。”
“不行,不行,虽然是傻子,传言他们可是观音座下的金童玉女转世,天生带运,将来必是大富大贵之人。宁可卖别的也不卖他们。万一他们真的是带财带运呢?”
李氏哪舍得将银枝、银雪卖给别人,就算她平时对银枝、银雪没有好脸色,动不动骂傻子,三岁开始逼他们干活,但是她从未想过要卖他们。
这不就冲着民间传说吗?万一是真的,那她不是亏大?
这时花娇回来,一听到要卖银枝和银雪,插嘴道,“卖他们还不如直接卖了长念!!她的模样卖进青楼可值五十两银子。”
每每铁家吃肉,看到自己男人给长念分肉她就气,她就恨,明明她才是他最亲近的人,偏偏他把肉给长念,眼角都不看自己一眼。
“啪!”
“啪!!”
李氏和铁全康母子俩心有灵犀同时出手,一左一右,狠打花娇二个耳光。
铁全康怒不可遏指着花娇大骂,“卖你也不会卖长念!!”
谁也没有想到,在不久的将来,铁全康一语成箴。
李氏勃然大怒,一脚把花娇踢下牛车,“敢说长念一句不是,老娘第一个卖你!!!滚!!”
“娘,你想想,陈老爷无儿无女,夫妻百年后,陈家的家财还不是银枝、银雪的。龙凤胎不是卖得价格更高吗?我们也有银子去救四哥,这不是一举二得吗?”
“要不,让若生和若江去吧?”既是富贵,李氏先想到老四的孩子,又能把龙凤胎留在自己家。
其实,李氏是怕老绝户又提着刀子来砍她!
一个长念,他们都差点被砍死,真卖银枝、银雪,那可是老绝户手把手抱大。
老三夫妻突然离世,银枝、银雪日夜啼哭,她被哭声烦得头痛,就把四姐弟赶到茅屋去住,长念哄不住二个,之后老绝户接手过去,日夜抱着哄。
虽然他们不愿承认这事实,但是事实是事实,老绝户真的会找他们夫妻拼命!
“娘,若生若江这类娃子,陈老爷去哪都能买;但是银枝、银雪不同,他们是龙凤胎,这点,多少男娃子都比不上。你们想想拥有十几家铺子富商,每天滚进来的银子都花不完。”
若生?铁全康想都没想就拒绝,三十两都嫌多。
“那就他们二个吧。”
铁三柱和李氏被儿子说得心动,传说终归是传说,陈老爷家的富贵是真实的,只要银枝、银雪他们过去就是现成的富贵少爷,等陈老爷夫妻去世后,再认回银枝、银雪,那陈家的家财不就是他们铁家的吗?!
越想越激动的铁三柱和李氏哪有不应之理,老绝户那,大不了,他们夫妻避开几天,木已成舟,老绝户还能真砍死他们不成?
“娘,我还是直接回书院,去问问陈老爷,若他们有心买银枝、银雪,到时我直接领他们回家看人。救四哥银子的事,爹娘可要抓紧了,万一出现什么变化……”铁全康故意没把话说完,卖人为奴的事情,他还是不参与的好。
“好,好,那你自己小心点。”李氏心痛儿子一翻,给儿子塞十两银子,让他请一辆马车回书院,别累着自己。
送走儿子,夫妻沉默坐在牛车上。
许久。
“老头子,现在往奴官府走一趟吧,让他们明天上门来领人。”
“得,就这去。”
救儿子势在必行,名声和儿子之间,夫妻俩选择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