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武则天(二)

公元690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时机成熟,遂先借名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太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

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6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

在此之前,武氏相继镇压了徐敬业扬州发难,李冲博州、李贞豫州之叛乱,恐怖的斩杀,广泛的株连,使政治上的反对派噤若寒蝉。

至此,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山呼万岁声中,登临大室,实现了长期以来梦寐以求之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拉开她一生最为辉煌的帷幕。

这年,她已是67岁高龄。

如果说,武则天在称帝前的30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与冷酷果敢手段。

那么,在称帝之后的14年中,则更充分地表现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的杰出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雄才大略。

称帝后的武则天,极为重视人才的选拔与使用。

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

凡能“安邦国”、“定边疆”之人才,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而用。

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馆,储备有才之人。

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网罗人才创造条件。

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

于是乎在她为帝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忠实效命,有力地维护着武周政权。

对于农业生产,武氏也颇为重视。

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

武周朝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

“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

这样,在武周一朝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人口也迅速增加。据史料统计,高宗永徽间全国总户数为380万户,到则天临终的神龙元年,渐增至615万户,几乎增长一倍。

仅此一例,即可看出这一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情况。

在抗击外来入侵,保护边境安宁、友善相邻诸国等方面,武则天继承和发展了唐太宗的民族怀柔政策和 “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策略。

尤对吐蕃、契丹、突厥等周边部族的侵扰、背叛,采取坚决抵抗、讨伐的态度,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长寿元年(692年),则天采纳西州都督唐休景之建议,积极准备收复被吐蕃国侵占的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经过近年的厉兵秣马,御命大将王孝杰出征,终于大破吐蕃,一举收复四镇,复置安西大都护府于龟兹。

长安二年(702年),又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设置北庭大都护府,打通一度中断的“丝绸之路”。

自此安西大都护府与北庭大都护府,分辖天山北南两路(即今南疆、北疆),挫败了吐蕃之锐,维护了唐王朝版图完整和西陲之安宁。

在西败吐蕃,建置两府的过程中,唐东北边陲辽河上游的契丹族日见强盛。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契丹酋长率部发动叛乱,来势凶猛,一时狼烟四起,民不聊生。

当时,西部与吐蕃的战事尚未停息;东北又生战乱,面对两线作战的武周政权,何去何从,众臣难以委决。

武则天却成竹在胸,果断下令平叛,要将契丹之乱平息于初萌。

果然,仅用一年时间便使契丹部族望风而降。

之后,武则天又迅速实施安抚政策,命得力文臣配合平叛将帅,以强大的军事压力为后盾,及时对契丹百姓给以抚慰,攻心为上,不追旧恶,使之安心归附。

充分地显示出女皇一代风流的政治家风度与杰出的军事才能。

在养军护军方面,武氏则天坚持边军屯田,减轻国库负担的政策。

天授年间,大将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

大足年间,郭元振任凉州都督,坚持屯田5年,所获“军粮,可支数十年。”

正是由于这样,武周政权,军不忧补给,民不受战荒,既巩固了边防,又减轻了长途转运之劳,终使国家长治久安,日渐强盛。

当然,在武则天掌权执政时期内,也有很多过失。

她重用酷吏,奖励告密,使不少污吏横行一时;

她刑讯逼供,滥杀无辜,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

她无度选官,致使官僚机构膨胀,必然加重对人民的盘剥;

她好大喜功,生活奢靡,任意挥霍,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动力;

她迷信惑众,滥造寺院,弄得“今之伽蓝,制过宫阙”,使大批良田被侵占,许多不良之徒侧身僧众,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负担和灾难。

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延缓了生产力的发展,有损于她的形象。

不过,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用历史的功过来衡量裁定一个历史人物,她的这些错误和过失,毕竟是其政治生涯中的支流,与其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割除时弊,发展生产;

完善科举制度,破除门阀观念;

重才惜才,不拘一格任用贤才;

维护国家统一,积极平叛,反对0;

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实施改革等历史功绩相比,难以同日而语。

番外。

人物关系:

爷爷:

武华

父亲:

武士彟 (577~635) 唐朝开国功臣

兄弟:

武元庆

侄子:

武三思 (649~707) 中国历史上二十大富豪,唐朝宰相

侄孙:

武崇训

武元爽

.

注:此资料来源于“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