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谈判与赚钱
坚尼地道。
赵山河乘坐的奔驰车低调地开进了这座幽静的小楼,院子里空无一人,可是一进门,就有一大群人等着欢迎他。
这些人有男有女,除了少数几人是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年过半百之人。
“欢迎赵董,这不是赵董第一次来了吧,希望以后赵董能够常来。”
“距离回归还有十年,这十年,将会是风起云涌的十年。我就是想要常来,也要顾忌一下某些人的脸面,所以许多事,我们还是多做少说。以后在内地建立工业基地了,我们可以多在内地碰头,也不会让某些人觉得难堪。”
“内地开放也有十年了,各方面政策也都稳定了下来,正需要赵董这样年轻有为的人士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我们不仅欢迎,还致力于为你们这些有为人士提供最优惠的便利条件,最好的政策,以及各方面的支持。”
“好说。都是为了发展经济,我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靠此获利,这是合作共赢。”
简单寒暄几句,赵山河才在周主任的引领下,与迎接他的各界人士一一握手。
这些人有一小部分之前见过面,有特区的各级领导,还有省领导。
不过,没有见过的更多。而这些,是来自首都的领导,还有电子行业,电器行业,计算机行业,机械行业,材料行业的技术精英们。
赵山河要十平方公里的土地,首期投资不低于十亿,未来总投资不低于两百亿,这个计划可谓是震惊各界。
一开始,还有许多人认为赵山河是在吹牛,因为此前的赵山河,根本没有涉及过这些行业。
可是,他最近一段时间的行动,却让关注他的人,察觉到了不一般的地方。
首先,他联合李氏父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采购,李氏父子手中的采购清单,只是仪器和设备,就超过了十亿港币。
这还仅仅是仪器和设备,不包括任何原材料。
能采购十亿的仪器和设备,我来的原材料,配件采购,只会更多,会是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其次,他组建了一个总律师团队,三个申请专利的分队,六个专业的法律团队,检索团队等,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进行专利申请。
而这些专利,无一不是世界范围内,卡在所有科研人员面前的科技难关。
只是有钱采购,还没有多少人真正重视起来,毕竟,珠三角的定位就是来料加工,属于初级工业能力,靠的是国内的人口红利赚钱。
赵山河能投资,其他人也能投资。
可现在他拥有的技术是全球领先,这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按照他现在的资本,再加上这些技术,就能成为行业霸主。
八十年代的内地刚进入衬衣换飞机的年代,要生产两亿件衬衣,才能换一架飞机。
国家的外汇储备只有百亿,方方面面都都知识产权卡住,根本没有换取外汇,然后进口的资金。
衬衣卖的再便宜,只要能换外汇,哪怕亏钱也要出口。
众所周知,华夏是未来的进口大国,不管是石油,矿产,还是粮食,都需要进口。
可是现在呢?
不管是粮食,石油,矿产,都在出口。
哪怕价格再低,只要能换外汇,就必须出口。
因为除了这些,根本没有外国需要的东西。
国家不知道自己的石油不多吗?不知道现在便宜卖,以后会高价买吗?
当然知道。
可是没办法!
工业基础太薄弱,能出口换取外汇的产品太少,为了提高国内的基础水平,哪怕亏本也要干。
可是现在,赵山河竟然能拿出一百五十项世界领先的技术,还刚好是国内最薄弱的地方的技术。
电器产业,落后国外二十年,电子产业,落后国外四十年,这个差距,竟然有了希望弥补。
所以,赵山河现在受到的重视,跟一个多月前,完全不同了。
这些代表团来港,除了必要的各级领导,大部分都是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会对赵山河拿出来的技术进行全方位评估,然后提交报告。
而这些报告,将会确定对赵山河的重视程度。
赵山河很清楚这一点,他也知道如何做,能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不过,他自己其实是不在乎的。
对他来说,赚钱,属于附带,次要的目的。
他现在的钱都花不完了,还在乎什么钱呢!
他在乎的是将另外两个世界的先进技术,在这个世界复制出来,在这个世界,做到去阿牛领先,带动世界科技的整体腾飞。
当然,在商言商,他也不会直接把自己的底牌一下子全部抛出来,这样的话,还不知道会便宜谁。
更主要的是,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布局。
所以,他拿出来给这些技术人员看的技术资料,在关键部分也都是删减过的,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带走。
骆敬华带着阿追从泰国回来有半个月了,他负责管理十四人的安保团队,跟内地技术人员的对接,也交给了他负责。
每天早上将技术资料运过去,晚上运回来。
而阿追也住进了楼下的苏奶奶的家里,负责几个女人的安保和接送。
其实缺少了关键的技术环节,即便是内地的技术人员,想要复盘整个技术实验过程,也非常困难。
赵山河其实不怕他们窃取资料,关键是要表现出一个态度。
我不想欺负谁,但是谁也不要想来欺负我。
赵山河很少跟官员们谈技术,他谈的主要是投资和要求。
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涉及到了整个工业领域的方方面面,可不是脑袋一拍,就能确定下来的。
选址,建设合乎要求的厂房,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谈判的。
87年的特区还有大片的空旷土地,一直要到二十年后,特区才会土地紧张,然后进行工业升级。
赵山河要求厂区靠海,便于运输,最合适的区域就是南山蛇口港附近。
这里跟香江遥遥相望,开船的话,半个小时就能抵达。
蛇口港这里当然不合适,这里将会是特区未来主要的进出口港口,靠着南山公园的西侧,就成了不二选择。
从半岛最南,到新安古城,再到宝安机场,这里有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利用。
在确定了赵山河的技术拥有世界领先水平之后,经过多方协调,将南山公园西侧的半岛,整个划给了赵山河。
这片土地刚好有十平方公里,虽然有大片滩涂地,不过移民搬迁并不难。
这片土地,也是未来前海工业园区的一部分。
土地划拨只是第一步,赵山河要先确定地理位置,区域,然后才能整体规划。
而且,建设工厂还要推迟,因为这里要先修建港口和变电站。
八十年代是电力最紧缺的年代,香江就因为电力紧张,大批的工厂外迁。香江连续批准了几座电厂的扩张和建设,大亚湾核电站也是今年开始动工,就为了弥补电力越来越紧张的趋势。
赵山河要求工业园区必须要有两条电力线路,工厂电力紧张还好说,要是他的实验室出现断电,损失就大了。
他要求在工业园区的五座实验室,都具备两条电力线路,确保每一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出现断电情况。
而这个要求很难满足,只是为了这个问题,就谈了几天。
赵山河不得已拿出了自己的五个实验室计划,让众人过目。
电子实验室,动能实验室都需要长时间的负荷试验,材料实验室和机械实验室稍微要求宽松一点,可是最关键的是生物实验室。
高级别要求的生物实验室不仅需要防范病毒的外泄,就连空气也要与外隔绝。
实验室将会是一个空气只进不出的封闭环境,所有的空气经过过滤进入实验室,然后每隔一段时间,都必须进行全体抽空,压缩,然后添加易燃气体,进行焚烧。
这样的高标准要求,需要有一套完善的防护机制和设备,更需要电力的不间供应。
万一停电,造成了病毒外泄,这种损失谁也承受不起。
当赵山河拿出了实验室的建设要求,一下子把所有人都给吓住了。
相关人员立即返回内地,对赵山河拿出来的计划进行验证。
看到那些许多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仪器设备的装备,哪怕是业内人士也有些懵。
因为这里面的许多要求,许多仪器,他们听都没有听过。
不仅仅是他们,就连全世界的生物学家们,也都没有听过。
但是,赵山河已经给出了设计方案,技术方案,这些仪器,即使现在没有,说明他也有把握造出来。
这份计划书拿到内地,引起的轰动比他要投资数百亿建厂还要强烈。
因为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涉及的精深领域,如果这个实验室真的能建立起来,就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实验室,没有之一。
这个时候,已经是八月底了。
谈判告一段落,赵山河带着自己的保镖们,先去了东瀛,后去了纽约,最后从伦敦又返回香江。
这一圈下来,赵山河在做多上盈利十三亿美元,在做空上亏损九亿美元,总体依旧盈利四亿美元。
四亿美元到手,赵山河手里的资金才缓解了过来,整个八月,他手里的现金资产已经不足一亿港币。
而且,这次他亏损了九亿美元,赚了四亿并不算特别引人瞩目,因为比他赚的多的机构大有人在。
在香江本土市场,他的盈利也超过五亿港币,可是,有自称股神的某位,获利超过了十亿港币。
所以,这次他没有太出风头,只是在返回香江的时候,被记者拦住问了三个问题,引发全港热议。
赵山河对记者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只要不是私人时间,被记者拦住,都会回答三个问题。
他这次赚了四亿美元,回港当然会受到密切关注,在贵宾出口,被一群记者堵住。
“赵董,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前景看好,你这次又盈利四亿美元,可曾考虑用途?”
“是的,我在跟内地洽谈一个大型项目,如果计划顺利,就会需要大笔投资。”
“为什么不投在香江本土?”
“在香江投什么?房地产吗?把房价炒到天价去?所有人都住不起?下一个问题。”
“赵董,据闻你在港大的招生名录上,却没有报名港大的招生,是因为对港大的某些政策不满吗?”
“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我对港大也没有半点不满。我没有参加港大的招生,是因为我太忙了,而且未来的几年,也会忙的不可开交,所以,在我经过权衡之后,决定放弃自己的学业。”
“是因为你觉得港大教不了你什么?”
“差不多可以这么说,如果看了新闻就能知道,我在这几个月已经申请了一百五十项专利,这些专利将会改变整个世界,而这些,都是靠我自己的天才大脑发明创造,按部就班的教育,或许真的不能对我有帮助。第三个问题。”
“赵董,针对港府最新发布的劝投咨询,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赵山河这次沉吟了一下才说道:“政府认为内地政策不明,劝有钱的商人尽量将投资投向稳定的区域,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我也在计划往伦敦投资,并且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进展,等到事情确定下来,我会向媒体通告。”
赵山河当然不会硬着来,他往内地投资是不肯改变的,可是一些仪器和设备,需要通过谈判,才能运到内地。
这个时候,保持温和态度很重要。
赵山河不介意向伦敦投资,当然,他也不会投资长期项目,一些注定能赚大钱的项目,为何不投呢?
而这几个问题被媒体播放之后,第二个问题立即又掀起了一股读书无用论。
经过一些媒体的片面解读,许多人认为赵山河在宣传读书没用。
不过这早在赵山河的意料之中,也根本不在乎。
从八十年代开始,篡改教科书,养废蛆,就成了鹰国政府针对香江不可逆转的回归大势的政策。
得不到,我就毁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