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本原(二)

潘易转身拉了我的手,神色镇定,“跟我来。”

我跟着潘易,走到了紫极宫最上层一个华丽的所在。但这里已经上锁,潘易的手触上门上那把铜鎏金的大锁,静静叹道:“早就物是人非了!回来也没有用。”

我见他那哀伤凄绝的神色,有些不忍,不禁问他:“这个房间,以前是什么人住的?”

“云儿。这原本是楚王李景迁的房间呢。”

“二皇子?”

“不错。”潘易一手扶了那扇朱门,虚弱的说道:“当年,他因病从监国的位子上退下来,住到紫极宫养病,那时候,我是个低级弟子,又没什么悟性,师傅不待见我,可偏偏二皇子待见我呀……”

“可是、可是二皇子和李昌河有什么关系呢?”

“李昌河现在是李景遂的手下,可他以前,却是宋齐丘的手下人,我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拜他所赐的!”

“当年,我正在洒扫紫极大殿的时候,给景迁皇子选中,做了他在紫极宫中的道家侍从,后来,在深入的接触中,我得知景迁驸马是因为妻子——吴主杨溥之女上饶公主给人害死而伤心得病的。我既然得知了此事,你也知道,我和二皇子的交情颇深了。这对玉玦,原本就是吴主杨溥所有,它就是宝昌宫的钥匙,它的一半,吴主送给了他的女婿景迁皇子,而一日景迁皇子独自到紫极宫大殿游玩的时候,却把这枚玉佩掉在了师傅的禅房之外。”

“你捡到了这块玉?”

“当时我追在景迁的身后,因为景迁一向和气文雅,我们处得非常好,我捡到此玉后,连忙把它还给景迁。可是景迁却顺手把这玉送给了我,还亲口说出了此玉真正的用处。”

“二皇子知道,我不会贪图这些珍宝,只是留下此玉做个纪念。谁知道,这一切,被宋齐丘派来探望二皇子的李昌河听见了,这个李昌河为了得到那半块玉,竟然不择手段……

李贼先是不动声色,以介绍我结识权臣宋齐丘为名接近于我,我名利心重,更为了离开紫极宫踏上仕途和师妹碧痕成亲,我断然拒绝了二皇子要我静守待时的建议而误信了他的言语;那日便约他同到碧痕的云房商议此事。

谁知道李贼佛口蛇心,他知道我练有锡丸剑之功,他一个普通武夫近不了我身,便在席间将我灌醉,席间我为了醒酒出了紫极宫散步,他竟派人在室外小道袭击于我,等我打败强贼回到云房,却只看见一片火海,我惊慌之下冲进碧痕的禅房,被烟火所伤,我的面容全毁,可是碧痕却已不知下落……好在我最终还是逃了出去,想不到那李昌河却安然无恙的在门口等我!他见了我第一句话就告诉我说只有他才知道师妹的下落,逼我交出半玉,我怒急之下与他交手,却因为伤重没能杀了他……”

“李贼看准我是寒族出身,没有靠山,便反向师傅出首我因间不成、火烧云房之罪;师傅急于遮丑,没有追究碧痕下落便准备将我逐出师门;这时候景迁皇子的病势垂危,幸亏我大师兄史守一出手,用散药救了他一命,为了报答,二皇子问我师哥要什么,我师兄重义气,便向二皇子讨要了唐国秘宝——偷天丹。”

“这偷天丹是唐国重宝,本是谭紫霄所创的。它以高手内力御秘法催动药力,可将受力人变作心中所想之貌。若非受力者本人内力弹压药力,或是受力人死,则其貌永不更易。我一向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直到那一天,我师兄喂我吃下了偷天丹,原来的容貌回不去了,我师兄他只得借药力将我永远变成了二皇子的容貌!我想,那天皇上一见我献艺就答应留下我们几人,恐怕是他不知道我服了偷天丹,以为我只是像他当年最心爱的二皇子吧。

当然这样一来,紫极宫已经回不去,师兄只得把我留在了他城里的自家宅子里。”

“后来二皇子的病势复发,师傅查知师兄和王感化的事,急于诿过师兄,史师兄也只得逃离了紫极宫,我二人一拍即合地离开了这里,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后来,一个大雪天,我师兄出门打柴的时候,才在丹杨宫墙外面众人散居的地方遇到了你……”

原来如此。既然如此,出于义气,我必须替潘易瞒下这件事了……

李昌河就算当年害死了潘易,得到了这一块玉,他一定得不到另外半块,细细想来也是枉然,但是我再转念一想,既然他的目的是打开宝库,那么他一定有同伙,昇元帝手里有两半金环钥匙,那就说明除了用这对玉玦之外,另有办法能开此门。要想找到玉杯案真正的真相,必须从除了皇帝以外、可以接触这两块金环的人下手,这样的人显然只有一位,那就是宝昌宫使刘承勋!

心中存了这个怀疑,我转身去了史官高大人府邸。

我从高史官所著的本朝史料典籍上得知,当年昇元帝为了给改朝换代铺路,命刘承勋仿制了一对金环,又为了对功臣加以笼络,仿制的金环他只自己收存一块,另一块一直在刘承勋手中,直到大唐国建立,刘承勋才交回了这半个金环。我听了潘易的话,再加上之前我所做的猜测,已经猜出了这件事情的原委,一切只要留待时间去证实了。可是这一切幕后的用意是什么呢,我不知道。而我现在急切要做的,便是阻止景遂再调查李昌河的死因。我知道景遂想要查出真相,而且景达也参与了这件事,他是个性格刚毅、不肯含糊的人,要怎样才能阻止他们兄弟呢?直接禀奏皇帝,皇帝也许偏向诛杀张灏有微功的李昌河;我想来想去,只有先去找景通,让他设法写个字柬什么的,说服他的弟弟,停止追查李昌河的事。

我之所以这么想,当然是有私心的。毕竟虽说皇帝现在误会了,可是我和潘易的关系,要远比我和景通的关系更为亲近;而且就现在看来,李昌河是罪有应得,更重要的是,他和目前的案子,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我想这是最好的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