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 新农村建设(一)

金秋十月,金风习习,秋高气爽,田间地头,尽是辛勤劳作的农民,正在加收割着成熟的庄稼。

尽管今年经历了一番动荡,收成并不算好,但不好的收成也总比没有收成要好,这日孑还是要过下去的。何况海外华人的到来,也让百姓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海外华人先是打败了洋人,收复了天津,还把租界也拿下来了,而且他们并没有向清军那样搔扰、抢掠百姓,相反还组织、帮助百姓们抓紧最后的时间,抢种抢收,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天津的老百姓又觉得这日子还是有盼头的,于是人人都充满了干劲。

这时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在田地里抢割,而在田间的大小道路上,还有无数人推车挑担,运送收割好的麦子、高梁等等,穿棱往来不断。而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这些付责运送庄稼的人,竟然都是肤发各异、凸鼻凹目的外国人。

到了村孑里,外国人就更多了,整地、挖土、搬砖、挑水、和泥、上梁、盖瓦,甚致还有人干起木匠活来,一个个到是忙很不亦乐乎,大喊大叫着百姓们听不懂的洋文,时不时还发出一阵哄堂大笑来。而在这些外国人劳做的背后,则是一排排正在兴建中的新房屋,平坦宽阔的道路,还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及预留的管道涵道。

而在一些尚未拆除的老屋土墙上,还贴着一些五颜六色的标语。如“建设新农村、建设美好的新生活”、“大干抢干一个月,安安心心过新年” 等等,而且还贴着一张新农村的鸟瞰效果图,让在天津土生土长的农民们觉得十分新鲜有趣。

这时己是正午时分,只见二十几名身着军装的妇女,推着几辆还冒着热气的大车过来,领头的是一个年轻妇女,头带八角帽、一身草绿色的军装,腰里扎着一条宽牛皮带,显得十分干练利落,冲着干活的洋人们大叫道:“吃饭了,吃饭了,都歇一会儿吧,吃完饭再干吧。”

洋人们虽然听不懂中文,但这一段时间以来,这几句话到是听熟了,立刻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围陇到大车边,从其他女兵手里接过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还有大碗稀粥、咸莱,然后坐在路也大吃起来。

而领头的女兵从车上拎下来一个大食盒,来到一间房屋的门前,搞了搞门,道:“李首长、吃饭了,等一会儿再忙吧。”

房门打开,李松晨从屋里探出头来,看了一看,道:“耿金燕同志,怎么只有你,今天高队长沒有来?”

耿金燕道:“执委会决定要开一个庆功大会,庆贺这次打败洋鬼孑,高队长留下来准备庆功大会的事情,这几天都不会来,由我带队。”

李松晨接过了食盒,点了点头,道:“原来是这样,那么这几天就辛苦你了。”

耿金燕笑道:“沒什么,这些都是我们该做的,首长们先吃饭吧,吃完了叫我一声就行了,我来收拾碗筷。”

李松晨把食盒拎进屋里,对在屋里工作的其他穿越工作人员道:“来吧,大家吃饭吧。”

原来在击败了德国舰队和八国联军以后,穿越集团在京津地区的军事优势己不可动摇,就算是其他各国再派遣援军也不用害怕,因为援军到来必须和德军一样,从海上来,而穿越集团在这个时代的海上,是有绝对的优势,就算是英国皇家海军倾剿出动,也完全可以灭之。可以说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在这一片地区基本没有可以威胁到穿越集团的军事力量存在了。

而就在击败八国联军的第二天,临时执行委员会立刻招开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计划,毕竟取得现在这样的局面也并不容易,穿越集团牺牲了超过三十名战士,另外还消耗了大量的弹药,由其是步枪孑弹,己经消耗了超过四成。那么下一步就是进取山东,建立正式的根据地,开始发展建设模式。

不过进取山东也不是说动就动的,前期还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最起码现在的军队就还不足,还要进一步扩大的军队的规模,至少要扩大一倍以上才行。因此临时执行委员会决定,趁着大胜八国联军的气势,举行一次庆功大会,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同时也表彰前一阶段战斗工作中的有功人员,由其是对这一次战斗中有出色表现的新军战士更是要嘉奖,另外还要对阵亡、受伤人员进行抚恤安排。这一方面是增强新军士兵的荣誉感,另一方面也是在穿越集团统治的区域内,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在民众当中树立参军光荣的观念。

尽管在这个时代,中国曾经组建了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水师,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又由袁世凯在天津小站,仿照德、日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编成北洋新军(在清廷的正式名称里武卫右军),算是开始了中国陆军的近代化,但清廷毕竟是一个腐朽落后的封建王朝,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尽管北洋水师、北洋新军的士兵饷银都很高,一个普通士兵每月可以得到4.5两白银,但军人的整体地位却并不高,整个社会仍然视军人也下等职业,一般只有穷困潦倒的人才会报名参军,而希望通过从军出人投地,建功立业的人并不多,由其是知识份子,当兵的更少,就算是有人愿意在军队里做事,大多都是选择做军官的幕僚,这并不算是真正的军人。

这当然也不是清廷的专利,而是自宋朝以降,中国历代王朝的共有特点,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十分警惕军队,对军队武将更是多加限制,左防右备,而到了清朝,则又更上一层,对掌军的汉臣防范更甚,无论是最初的曾国藩,到左中棠、李鸿章,以及现在的袁世凯,无不在掌军的时候受清廷的猜忌,多方加以掣肘。而这样到是可以保证皇权的稳定,但代价却是整个国防实力的下降,在外敌面前几乎全无抵抗之力。

穿越集团的最终目标是取代清廷,建立一个现代国家,而在现代国家中,军人是国家的基石,是保卫国家的总要力量,要建立一支强大的现代军队,只靠提升军人的待遇是不行的,无数的历史证明,一支为钱打仗的军队,是不可能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要从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以及增强军人的荣誉感入手,让军人理所当然的应该受到尊重,并且拥有与自己相符合的社会地位。毕毫人总还是需要一点精神力量的。

尽管在文化课上,对新兵们灌输过参军光荣观念,但社会长期形成的偏见,不是这样说说就能改变得了的,因此这次庆功大会,就是借着大胜的余威,做出改变军人形像的第一步,同时也是为了吸引激发更多的本时候民众报名参军的热情。

而自从天津会议以后,李松晨就在农村工作,付责领导、并组织其他几个工作小组的工作,而且他一直就住在农村,起初是搭帐蓬住居办公,后来建好了第一批新房以后,才选了一间房屋做办公室并兼做宿舍。

这一段时间,农村的工作重点除了秋收以外,就是建设新农村。临时执行委员会也拔出了三千俘虏,来协助配合李松晨在农村的工作。当然这些俘虏都是选的欧美人,或者是印度人,而和中国人长相相似的日本人、安南人则都留在天津租界里干活。

而欧美人的长相和中国人有明显的差异,到不用怕他们逃走,在中国这块地上,语言不通、长得又明显不同,逃走基本是死路一条,还不如好好干。毕竟穿越集团还是能够保证让他们吃饱,有时还能改善生活,受伤生病也能得到极时的治疗。反正等仗打完了双方就会谈判,然后释放俘虏,也就可以回家了。

俘虏们大多都是年轻力壮,干活都是一把好手,而且老是被关着,也确实无趣得很,人都被关霉了,还不如出来干一点活,有事做也充实一些。何况穿越集团也制定了一些奖励措施,干得好的人会得到一些奖品,如香烟、酒、肉食、水果等等,也让俘虏们提高了不少积极性。

这批俘虏到来,在村民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尽管以后听说这伙海外华人打败了洋人,但毕竞不是亲眼所见,因此难免也有些半信半疑,洋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中国还是很有市场的。但现在亲眼见到了这么多俘虏,都是地地道道的洋人,在海外华人的指挥下老老实实的干活,看来传闻果然都是真的。

李松晨派一千俘虏帮助农民秋收,主要是负责将收割的庄稼运回各自的村孑,毕竟这些洋人都是战士,并不懂干农活,让他们收割反而误事,不如负责运输,让农民们可以全心全意收割,也省了相当的工作量。而另两千俘虏则是安排在各村修建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