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本王便就应了。...〕

如此一桩意外, 内情对外自然不会公布。但摄政王数日前带着大队人马匆忙出长安入禁苑的举动却是瞒不了人的,必会惹出诸多猜疑。他在临行前将朝政交托给贤王和中书令方清等人时做了简单交待,道是王妃在禁苑游猎之时不慎出了点意外, 暂时失去联系。

人人都知禁苑地大,若非天子率众驾临狩猎, 平日好些地方是看不到人的,不禁全都为王妃捏一把汗。幸好这日终于等到了摄政王夫妇的平安归来, 众人舒气之余,又听闻王妃略有受伤,自然纷纷表示关心。贤王老王妃永泰公主这些人是亲自上门探望, 宫中的敦懿太妃和兰太后等人打发了人来。剩下那些没有如此脸面或者交情的, 则纷纷拜送信帖。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王妃养伤, 摄政王则继续忙于朝事。转眼月底又临, 这一日, 大赫八部首领带着人马如约而至,终于抵达长安。

大赫位于魏国的东北方向,赫王名萧焽, 此行远道而来,领了众多随众、官员和各部勇士, 除此,还带来了宝马良驹、灵芝老参、珍贵毛皮、珍禽异兽等重礼。

贤王领鸿胪和礼部官员,代表大魏皇帝及摄政王出城相迎, 以表重视。一行人入城, 长安民众夹道翘首争相观望, 只见队伍浩浩荡荡,旌旆招展, 当先的大赫王萧焽,紫面短须,身材魁梧,随行勇士无不彪悍,一众皆是服饰鲜明,场面蔚为大观,纷纷称赞。

大赫来的一行贵宾被安置入住在了鸿胪会馆,略作整休过后,当夜,少帝和摄政王赐宴万象宫,为萧焽一行人接风洗尘,诸多的王公和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参宴。宫内,燃点起巨杵般的鲛烛,光亮如若白昼,四根三人合围通天盘龙金柱和柱后持戟仪卫身上的金甲相互辉映,金光耀目。

大赫王呈上贡礼,少帝纳下,回以锦绣缎帛以及金银等诸多厚赐。宫宴极尽铺排,山珍海味,美酒佳馔。

正宾主尽欢,大赫王红着一张醉面,从位上起了身,举起金爵,朝陪坐在上方少帝侧位上的摄政王敬酒。

摄政王饮了。大赫王趁着半醺的酒兴,又道,“小王久闻上朝阜盛,人才杰俊,今日率众亲自到来,亲眼目睹,果然不欺我也!小王更是久仰摄政大王之名,今夜相见,风采过人,小王一酬心愿。”

“小王有一女,名唤琳花,这回也随小王同来上朝。怕她不知礼仪惹陛下和摄政大王笑话,今夜没有带来赴宴。小女和摄政大王年貌正好相当,为表小王此番诚意,也为将来的稳固着想,小王愿将女儿许大王服侍,让她做个侧妃,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

大赫王本就声若洪钟,又喝了酒,这一番话说出来,人人入耳,万象殿里陪宴着的王侯大臣全都停了杯,杂声戛然消止。

几百只眼睛,齐齐投向摄政王。

礼部一众之人更是紧张,又忍不住在心里暗自鄙夷。

大赫果然蛮夷,丝毫不知礼节,如此之事,既有了打算,事先接待当中竟丝毫不加知会,现在贸然当众开口。

虽说不算是坏事,但万一若是有个不妥,事后,他们这些人怕都要逃不过一个办事不力的罪名。

不过,礼部之人其实也是误解了。大赫王这回带着女儿来,是她执意要求同行的,说想增长见识,大赫王宠女,拗不过,答应了。他本无联姻之念。他之前听闻,如今的大魏皇帝是个嘴边毛都还没长齐的小儿,朝政由他叔父执掌。大赫王便先入为主,以为摄政王应当年岁不小,或与自己相当,也就没想着将人嫁给一个糟老头子。他却没有想到,对方原来是个青年男子。今夜酒过三巡,看着座上之人,华服玉带,仪容出众,风度翩翩,忽然想到女儿,顿时生出联姻之念,念头一上来,趁着酒意,当场就提了出来。

座上的少帝束戬,正襟危坐。晚上除了必要的开口,他就听着身旁下手位上的三皇叔和人应对谈笑。

一个晚上了,只见三皇叔面上丝毫不见倦怠之色,左右应对,风范过人。束戬佩服之余,心下只觉无趣至极,只盼宴席快些结束才好。方才,这大赫王又敬酒,忽然,提到了他的女儿。

束戬通读诸史,知道这种情景之下,只要提到女儿,十有**,就是要嫁。像这种顺势的联姻,实是司空见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他心中立刻慌张了起来,唯恐这个赫王将主意打到自己的头上,想让自己立他女儿做个妃子什么的。他可半点兴趣也无。当即垂目,极力做出严肃之态。

万幸,大赫王原来是将主意打到了他三皇叔的头上。他心里一松,立刻转头瞄了过去。

束慎徽面容始终含笑,听完,缓缓放下手中之杯,说,“多谢赫王厚爱。赫王心意,本王领了。只是本王已立王妃,侧妃之位,未免委屈王女。王女身为雪原明珠,终身大事,理当从长计较。”

束戬听明白了,三皇叔是不想纳这侧妃。没想到大赫王却没听明白,反而十分高兴,哈哈大笑了起来,“多谢摄政大王赞誉!原来大王也知我女琳花有雪原明珠之号?实在是不敢当!小女别的长处没有,但论貌美和温柔,非小王自夸,也算是百里挑一的。”

他口中说着不敢当,表情却有几分得意,又道,“至于王妃之位,大王过虑了。本王绝非不自量力之人,不敢肖想,琳花身份不够,愿以侧妃之位,侍大王左右。婚姻若成,锦上添花,本王这趟回去,也算是给了八部一个交待!”

实话说,以婚姻来稳固双边关系,是自古以来的惯常操作。摄政王先前立姜祖望之女为妃,便就是个现成的范例。

今夜大赫王诚意十足,话也说到了这个地步,摄政王这边若再推拒,未免如同当众落人之脸。

万象殿内鸦雀无声,身为瞩目焦点的摄政王端坐在位,双目望向满面期待的大赫王,继续笑道:“两国风俗有所不同。赫王是个爽快人,我极是敬重。但依我大魏礼仪,此事若这般草率成就,如同是对赫王和八部的不敬。赫王心意,本王知悉。此事,待本王安排周全了,再与大王细议如何?”

大赫王入长安前,也知道中原人讲究礼仪,莫说祭祀婚嫁之类,便是日常行走坐卧,甚至是饮酒吃饭,也是各种繁文缛节,数不胜数。今夜虽对摄政王的这个回应不是特别满意,觉得未免温吞了些,但好像也说不出哪里不好,于是再次举杯:“也好!小王一片诚意,那就等着摄政王的安排!”

束慎徽亦是举杯,遥敬过后,一口饮下。

这小意外过去,宫宴继续,宴毕,大赫王喝得酩酊大醉,被送去会馆歇下。束慎徽也回了王府。

他回得很迟。是下半夜。街上已响过子时更漏。

往常若是这么晚,他是不会回来的,直接宿于宫中。而且,大约是这几天为了大赫王的事,他太过忙碌,他也已连着三个晚上没回王府了。

姜含元自然已睡下。他上了床,呼吸里闻出酒气。

姜含元知今夜宫中设宴,为白天到来的大赫王一行人接风。和往日一样,他没开口,她便也闭目,继续只作睡过去。

但在他躺下后,她却觉得他今晚,仿佛不似先前那样安稳了。

先前,从那夜二人长谈交心过后,他们的相处,与婚后刚开始那段时日的磕磕碰碰,已是大不相同。当然,不是亲密,而是和和气气,彼此再无龃龉 。

他循着一向的习惯,逢大朝会或是当日事太多,便夜宿文林阁。回到王府,她若已闭眼,他也不会扰她。

姜含元觉得他三天前回来的那个夜晚,睡得还是安稳的。不像今夜,本就过于迟了,他还好像有了心事,在枕上翻了几回身。许久,也未听到他发出入睡的呼吸之声。

她已和这个隔三差五睡在一张床上的男子渐渐熟悉了起来。现在不用睁眼,她基本就能从他的呼吸声里分辨出他是醒着还是睡着。他若醒着,呼吸声极是轻微,几乎听不大到。倒是他入睡后,反而变得重了些。

那种均匀而绵长的气息之声,听得多了,莫名令她感到舒适。她会在听到枕畔的他发出这样的呼吸声后,自己也很快就睡过去。

他还是醒着。

她悄然睁眼。看见他闭着目。

她迟疑了数回,终还是没有开口发问。

那夜谈心过后,她和他的关系最近虽然好了,但也远未到可以彼此探问心事的地步。

他们只是两个有着相同心愿的人而已。所有的言行和彼此的对待,都不过是围绕着这个心愿的展开。

也是因为这个心愿,他们才睡到了一张床榻之上。

姜含元不想令他觉得自己多事。如果他自己想和她说,那么他自然会开口的。就像那日,他会和她讲他少年时令他印象深刻的那段外出的经历。

她终于压下了想发问的念头,悄然也转了个身,决定睡去。

片刻后,束慎徽缓缓睁眼,转脸,目光停在枕畔人那向着自己的后脑勺上。

明早,不,应该是今日大早,大赫王上朝拜会少帝,过后还有面议,详说附盟之事。

已经这么晚了,加上他昨晚不得已又饮了不少的酒,人也微醺,本是没打算回的,人都在文林阁里歇下去了,最后却又重新起了身,出宫回到王府。

他并没指望她深夜出迎自己。毕竟,当初娶她,他也不是为了娶个能服侍陪伴的王妃。

但此刻,睡在一个帐中,他翻来覆去,心事重重,她却竟分毫无觉,对他不闻不问。

也不知她到底是醒着,还是睡着了。如果真睡着了,勉强作罢。如果是醒着,是不是嫌他打扰到她,最后竟还背过身去,只顾她自己去睡觉?

束慎徽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气闷。又后悔自己晚上怎的又折腾一番,出宫回来。本就不该回的。

照他早几年前的性子,遭这般冷落,他早就起身又走了。何至于看人脸色。只是现在……

今非昔比,他何来的脾气,能发到他自己谋划娶来的这个他惹不起的姜家女儿的身上?

罢了,五更就要走,也没几多时辰了。还是睡了,补足些明日的精神。

心里这么想,但他心里的那股火气却不知为何,变得越来越大。束慎徽盯着她散着长发的背影,忽然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男子,才能令她挂在心上。

他知道自己是在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但他实在忍不住。

三天前,他终于收到一则消息。

不是和家国相关的重要之事,完全是件微不足道的私事。

他此前派去云落城的人传回了消息,给他带来更多的关于那个名叫无生的人的讯息。

婚前,贤王含糊其辞提了一下,还尽力在他面前替姜女和那和尚开脱。上回和她亲热,最后他颇觉凝涩,或许也可以据此排除和尚是她面首的说法。

但这又如何?证明她和那个和尚还没做到那一步吗?

反正现在,他是完全可以肯定,他的王妃,和那名叫无生的年轻和尚,二人关系确实非同一般。

据收到的消息,当时迎亲使者到达雁门,王妃人却在云落城里。她出发的前夜,就是在那和尚的石窟中渡过的。有城民在黄昏时遇到她出城去寻和尚,随后一夜没回。是第二天的早上,她才现身离去。

她和那个和尚,那夜到底都做了什么,竟过了整整一夜?

可别说她是在听和尚念经。怎么可能。

和尚容貌英俊,精通佛法,如今人还是独居在石窟里,一边替人治病,一边译着经文。

束慎徽很难形容三天前他刚收到这个消息时的感受。愉快自然是不可能的。嫉妒?不满?

也不可能。他娶她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个和尚的存在。丝毫也没有影响到他当时的心情或是决定。如今才短短不过数月,他怎可能小气至此地步。并且,他之所以在婚后不久就发人去打探详情,当然也不可能是出于别的任何原因。

唯一的原因,就是出于维护婚姻而考虑的。

她是不久就要回雁门的。

从前如何,真的无妨,但如今,既成了他的王妃,再回去,便断不能再和和尚继续往来。即便藕断丝连,也是不被允许。否则,倘若事情在长安流传开来,叫他颜面何存?他如何再在臣下面前保持他身为摄政王而该有的威信?

束慎徽盯着她那头散在颈后的乌发,闭目。

五更不到,他沉默地起了身,洗漱更衣,准备上朝。

休养了将近一个月,姜含元身上的伤,那些浅的,已是痊愈,伤腿也恢复得差不多了,行走早已无碍。

之前被盯着,躺了那么久,这些天重得自由,她自然也恢复了自己从前在军营里的早起习惯。跟着他一道起了身。等他走了,她便就去小校场练功了。

她梳洗穿衣,向来简单,不像他,衣物便要里外穿个三四层,还需系带、冕冠、着靴。尤其今日这种日子,朝服更是隆重。

张宝知摄政王为人端重,绝不似长安朱门里的那些男主人,平日惯拿调弄婢女当家常便饭。他平常沐浴或是穿衣带帽,向来是由爹爹和自己服侍的。昨夜他是深夜临时又起身出的宫,他爹爹年老,就被摄政王留了,叫不必再跟出来,今早便只剩张宝一人。庄氏去看餐食了,跟前还有几名侍女。

张宝一边替摄政王穿衣,一边望了眼王妃。她早已梳洗完毕,却坐在一旁,分毫没有想过来的意思。张宝知她向来不服侍摄政王这种事的,怕自己一人耽误时辰,只好叫侍女过来助穿。

侍女伸手去取外衣,摄政王忽然说:“出去。”

张宝以为他让侍女出去,急忙叫人出。不料他又道:“你也出去。”

张宝觉他这几日喜怒不定。昨夜万象宫宴会过后,人都卧下去了,又忽然起身回王府。不过就两个时辰,此刻又要起身。何苦来哉?

张宝莫名其妙,但觉摄政王今早的起床气似乎很大,何敢多问,急忙也退了出去。房内剩下他和王妃二人。

姜含元见束慎徽立着,衣服穿了一半,人一动不动,眼睛就看着自己,意思很明显,只好走了过去,拿起他的外衣,展开。

看了这么久他穿衣,她自然也学会了。

“殿下张臂。”

他慢慢地张直了臂。姜含元将衣袖套进他的一臂,转到身后,再套右臂,最后回到了他的面前,合拢衣襟。再取了腰带,从后围过他腰身。低头替他系着之时,感觉他一直在看着自己,抬头,果然,和他四目相望了。

“殿下是有事?”

如果不是有事要和她说,他怎会让张宝他们都退了出去,要她来服侍穿衣。

这举动,实在反常。

“姜氏,我有一事相告。”他开了口。

姜含元不禁微微怔忪。最近这段时日,她没再听他用这种称呼来叫她。

“殿下请讲。”她立刻说道,继续为他系着衣带。很快系好。又继续取来与他朝衣配的一串玉佩。佩在系上去的时候,和他腰带上的金钩相碰,这间帐幔深垂的房中,便发出了几响悦耳而低沉的叮当脆声。

“昨晚宫宴,为大赫王接风,你应也知道的。宴堂之上,大赫王提出联姻,意欲嫁女为我侧妃。”他在金玉相撞的叮当脆声里,用平淡的声音说了这两句话。

姜含元的手停在他的一段窄腰上,顿了一顿,再次抬眼。他依然那样看着她,眸色本是暗沉,瞳仁里却又映了两点对面银烛的亮,仿佛在他眼底闪烁出了幽晦的光。

姜含元和他对望了片刻,低眉,继续系着玉佩。

“王妃你说,我应,还是不应?”他的声音在姜含元的耳边再次响了起来。

玉佩系好。佩面触手的感觉,就仿佛和从前的少年安乐王扔给她的那枚一样,同样的温润和柔腻。

她的手轻轻地离开了悬在他腰间的佩面,整理过其下的一绺璎珞丝,收手,再次抬起头:“遵循殿下心意。”

她说道。

他面色如水,没有表情。姜含元默默等了片刻,望见摆在近旁的他的那顶等着要戴的冕,伸手捧了。

“殿下请略降尊。”

他的双目看着她,慢慢地,朝她略微低额。她就在他的凝目中,稳稳地举冠,替他戴了。

他直起首。

“既然王妃你如此说,本王便就应了。”

他带了几分冷淡地从她脸上收回目光,抬手,自己正了正冠,旋即转身,迈步离她而去。

百-度-搜-醋-=溜=-儿-=文=-学,最快追,更新最快